股票

转板上市与IPO上市有哪些不同?转板上市更容易吗?

2024-09-03 时财网整理
导读:
我们知道,以往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是必须摘牌的,少数企业选择在IPO核准之后再摘牌,但多数企业出于整改便利性等原因选择辅导甚至筹划阶段就摘牌。摘牌后整改就开始申报交易所或者证监会,之后就是排队等待审核,与正常的IPO上市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可能会因为新三板的身份而受到更多的障碍,因此能通过转板成功上市的企业少之又少。转板上市新规出台后,情况是否会有变化呢?
在财经领域,企业上市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其中转板上市与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是两种常见的上市方式。本文将从上市方式、审核时间、上市条件、限售期与督导期等方面,探讨这两种上市方式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转板上市是否更容易。

一、转板上市与IPO上市的不同点

1. 上市方式

- IPO上市:IPO是指一家公司首次向公众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过程。这种上市方式需要企业公开发行新股,并设定首次发行价格。IPO上市涉及大量的筹备工作,包括财务审计、法律合规、招股说明书编制等,且需经过证券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核。

- 转板上市:转板上市则是指非上市公众公司(如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公司)通过特定程序,直接转板到更高层次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转板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因此没有首次发行价格。其上市首日的开盘参考价通常为转板公司在新三板精选层最后一个有成交交易日收盘价。此外,转板上市只是变更股票交易场所,无需履行IPO过程中的注册程序,也无需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而是由上交所、深交所依据上市规则进行审核并作出决定。

2. 审核时间

- IPO上市:IPO上市的审核时间相对较长,企业需要提交详尽的申请材料,并接受证券监管机构的全面审查。这一过程往往耗时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企业的准备情况、监管机构的审核进度等因素。

- 转板上市:相比之下,转板上市的审核时间较短。虽然转板上市申请文件与IPO上市基本保持一致,但审核时限有所压缩。例如,沪深交易所的转板审核时、问询限由6个月压缩到4个月,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的上市进程。

3. 上市条件

- IPO上市:IPO上市需要企业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包括公司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有效等。这些条件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转板上市:转板上市的市值指标通常按照转板公司向交易所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日前一定时间段内(如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120个交易日)收盘市值的算术平均值的孰低值为准。此外,转板上市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健康度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对于IPO上市来说,其门槛可能略低一些。

4. 限售期与督导期

- IPO上市:IPO上市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人员的股份通常会有较长的限售期(如36个月),以确保公司的稳定运营和投资者利益。同时,企业还需要接受持续督导和监管机构的监督。

- 转板上市:已盈利的精选层企业转板上市后的限售期通常较短(如12个月),短于IPO上市的限售期。这有助于加快公司股份的流通性,提升市场活跃度。然而,非盈利企业的限售期要求与IPO上市保持一致。此外,转板上市的企业也需要接受交易所的持续督导和监管。

二、转板上市是否更容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转板上市相对于IPO上市在流程上可能更为简洁和高效。这主要体现在审核时间较短、上市条件相对宽松以及不涉及新股发行等方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转板上市就更容易成功。企业要想成功转板上市,仍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经过交易所的严格审核。

此外,转板上市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例如,企业需要在新三板市场上积累一定的业绩和声誉,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认可;同时还需要关注交易所的转板政策和市场动态变化等因素对上市进程的影响。

综上所述,转板上市与IPO上市在上市方式、审核时间、上市条件、限售期与督导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虽然转板上市在流程上可能更为简洁和高效,但企业要想成功转板上市仍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时间成本。因此,在选择上市方式时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做出明智的决策。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财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财网删除。
延伸阅读
股票 2024-09-03
股票 2024-07-27
股票 2024-07-27
股票 2024-07-27
热门推荐
股票 2024-07-27
理财 2024-07-27
股票 2024-07-27
首页 > 股票 > 正文
时财网 版权所有 2020 蜀ICP备1000855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