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买基金是不是应该“买跌不买涨”?

2024-09-03 时财网整理
导读:
股市大跌,基金一般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基金也会跟着大跌,此时不少投资者会徘徊犹豫要不要赎回,也有投资者会纠结要不要逢低买入,买基金“买跌不买涨”是好方法吗?买基金可不是买股票,“买跌不买涨”还需慎重。
在探讨“买基金是否应该‘买跌不买涨’”这一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一策略背后的逻辑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这一策略,简而言之,就是在市场价格下跌时买入,而在市场价格上涨时保持观望或逐步卖出,其核心思想在于捕捉市场的低点和利用价格的波动来获利。

理论上的合理性

1. 成本效益:在市场下跌时买入,意味着以较低的价格获取相同的资产份额,从而在长期持有或未来价格回升时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是基于均值回归的市场假设,即市场价格在经历大幅波动后,最终会趋向于其内在价值。

2. 风险管理:买入下跌中的基金,相较于追高买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立即亏损的风险。因为价格已经下跌了一定幅度,进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间(理论上)相对较小。

实际操作中的考量

然而,将这一策略应用于实际投资时,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1. 市场情绪与趋势:市场并非总是遵循均值回归的路径,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如金融危机、疫情冲击等,市场可能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此时“买跌”可能意味着长期套牢。

2. 投资者心理: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往往难以克服“恐惧”与“贪婪”的人性弱点。在市场恐慌时买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冷静的判断,而在市场狂热时,则容易被高收益诱惑而盲目追高。

3. 基金类型与投资策略:不同类型的基金(如指数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行业主题基金等)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同,且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也会影响基金的长期表现。因此,一概而论地“买跌不买涨”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基金。

4. 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决定其投资策略的重要因素。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而言,即使是在市场下跌时也可能难以做出买入的决定。

结论

综上所述,“买跌不买涨”作为一种投资策略,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市场环境、基金类型、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投资者应建立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体系,灵活运用各种投资策略,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对于财经类分析专家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研究市场趋势、分析宏观经济环境、评估基金基本面等因素,为投资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投资建议,而非简单地倡导某种固定策略。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财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财网删除。
延伸阅读
基金 2024-07-27
基金 2024-07-27
热门推荐
首页 > 基金 > 正文
时财网 版权所有 2020 蜀ICP备1000855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