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注册制、核准制、审批制三者有何区别?
2024-09-22
时财网整理
- 导读:
- 审批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请上市须经过审批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实行“额度控制”。核准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请上市须经过核准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证券监管机构进行实质性审查。注册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不对企业申报资料做实质管理。2019年,科创板实施注册制。2020年,创业板实施注册制。2023年4月起,a股全面实施注册制。
在财经领域,股票发行制度的选择对于市场发展和投资者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的股票发行制度主要包括注册制、核准制和审批制。这三种制度在审核方式、严格程度以及市场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将逐一进行详细阐述。
一、注册制
定义与特点
股票发行注册制,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发行制度。其核心在于,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这些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进行形式审查,而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这意味着,只要发行人提供的信息符合要求,证券发行即可获得批准。
特点归纳
1. 市场化程度高:发行人提供的资料只要真实、准确、完整,即可通过发行审核,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
2. 信息披露为核心:注重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3. 投资者自主判断:股票发行时机、规模、价格等由市场参与各方自行决定,投资者对发行人的资产质量、投资价值进行自主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二、核准制
定义与特点
核准制是介于注册制和审批制之间的一种发行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证券监管机构不仅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还会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实质性审查,以决定是否核准其发行。这种制度既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也注重对公司质量的实质性评估。
特点归纳
1. 形式与实质审查并重:既进行形式审查,也进行实质性审查,以确保发行人的质量和市场稳定性。
2. 法规与标准明确:证券监管机构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审查,判断公司是否符合发行条件。
3. 保荐机构作用突出:在核准制下,保荐机构在培育和推荐企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增加其责任,以提高发行质量。
三、审批制
定义与特点
审批制是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实施的一种制度,采用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在这种制度下,证券发行的审核权主要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会对发行人的资质、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审核,决定是否同意其发行证券。这种制度具有较强的行政干预色彩,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特点归纳
1. 政府主导:证券发行的审核权由政府掌握,政府拥有较大的决定权。
2. 行政干预较强:在股票发行方式和定价上,存在较多的行政干预,企业发行股票的规模也往往按计划来确定。
3. 市场化程度低:与注册制和核准制相比,审批制的市场化程度最低,政府在企业发行股票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四、三者区别总结
| 制度 | 审核方式 | 严格程度 | 市场化程度 | 政府角色 |
| --- | --- | --- | --- | --- |
| 注册制 | 形式审查为主 | 相对宽松 | 高 | 较少干预 |
| 核准制 | 形式与实质审查并重 | 适中 | 中 | 适度干预 |
| 审批制 | 全面审核 | 最为严格 | 低 | 主导角色 |
综上所述,注册制、核准制和审批制在股票发行领域各具特色。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监管需求的调整,各国和地区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行制度。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正逐步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以进一步提高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财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财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