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上证指数失真
2024-07-27
时财网整理
- 导读:
- 上证指数失真主要原因是说上证指数近10多年以来的点位好像一直在3000点原地踏步,特别是2
上证指数,作为中国股市的重要参考指标,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关于上证指数“失真”的讨论不绝于耳。那么,呢?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编制方法的问题
1. 总市值作为基准的局限性
上证指数以总市值作为比较基准,这种编制方式未能充分考虑股份限售以及控股或战略性持股等因素。由于限售股和战略持股的存在,这部分股份的流动性较低,其市值变动对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但在指数计算中却被全额计入,从而可能导致指数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
2. 新股纳入时机的影响
根据上证指数的编制方式,新股于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计入指数。然而,新股上市之后往往会有一个连续涨停、此后股价大幅回落的过程。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在第十一个交易日纳入新股时,很可能正处于股价的高位,即“高位接盘”,从而对指数走势形成不利影响。
3. 缺乏“幸存者偏差”
与标普500、日经225等择优编制的指数不同,上证指数作为全市场指数,未能享有股指编制的“幸存者偏差”。这些择优编制的指数会选取股市中交易量大、市值高、投资者认可度高的上市公司,并定期更新成分股票,将市场认可度不高的股票调出。由于表现不佳的股票被定期调出,这些指数的表现通常好于全市场的整体表现。而上证指数则缺乏这样的机制,导致表现不佳的股票仍留在指数中,从而影响指数的整体表现。
二、市场结构的问题
1. 经济增长与股指涨幅的反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GDP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上证指数的涨幅却相对滞后。这种反差使得上证指数未能充分反映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例如,2000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而上证指数在2000年就达到2000点;到了2020年,中国GDP已达99万亿元,但上证指数仍未突破3000点,涨幅不到50%。这种反差表明,上证指数在反映经济增长方面存在局限性。
2. 上市公司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的不匹配
上市公司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变迁未完全同步也是上证指数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行业在上市公司中的占比明显高于其在GDP中的占比,而新经济、高科技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虽然越来越高,但在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中的占比却明显偏小。这种结构性的不匹配导致上证指数无法全面反映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三、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的影响
1. 市场情绪波动
市场情绪对指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市场情绪高涨时,投资者往往愿意追高买入,推动指数上涨;而在市场情绪低迷时,投资者则可能选择抛售股票,导致指数下跌。然而,由于市场情绪的波动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因此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上证指数的失真程度。
2. 资金流动的不均衡
此外,资金流动的不均衡也可能导致上证指数失真。在某些时候,大量资金可能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上进行炒作,从而推动这些股票的价格大幅上涨;而其他股票则可能因资金流出而价格下跌。这种情况下,上证指数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的整体情况。
综上所述,上证指数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编制方法的问题、市场结构的问题以及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的影响等。因此,在分析和使用上证指数时,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他指标和数据的变化情况,以更全面地了解市场的真实状况。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财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财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