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线(BOLL)的构成及计算方法是什么,上轨、中轨、下轨的意义是什么?
布林线(BOLL),又称为股价通道线,是一种趋势指标,能够反映股价的波动范围及未来走势。以下是对布林线的构成、计算方法以及上轨、中轨、下轨意义的详细解析:
一、布林线的构成
布林线由三条线组成,分别是上轨线(UPPER)、中轨线(MID)和下轨线(LOWER)。这三条线共同构成了一个价格通道,股价通常会在这一通道内运行。
二、布林线的计算方法
1. 中轨线(MB):中轨线通常是N日的移动平均线,代表股价的平均水平或趋势。其中,N的取值可以根据分析者的需求进行调整,一般常用20日作为计算周期。
2. 标准差:标准差是衡量股价波动幅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差=平方根(N日的(收盘价-中轨线)的平方和/N)。
3. 上轨线(UP):上轨线是中轨线加上两倍的标准差,表示股价的高点,对股价有阻力作用。
4. 下轨线(DN):下轨线是中轨线减去两倍的标准差,表示股价的低点,对股价有支撑作用。
三、上轨、中轨、下轨的意义
1. 上轨线:
* 上轨线是布林线的价格上限,通常股价在运行过程中很少出现向上突破上轨的情况。一旦突破,说明价格十分强势。
* 上轨线对股价形成压力,在震荡行情中尤为明显。当股价触及或突破上轨时,可能表明市场超买,是潜在的卖出信号。
2. 中轨线:
* 中轨线可以看作是股价强弱的分水岭。持续在中轨上方运行时,说明上涨可能性较大;在中轨下方运行时,则可能表明下跌趋势。
* 中轨线还代表股价的平均水平或趋势,是判断股价强弱的重要参考。
3. 下轨线:
* 下轨线是布林线的价格下限,通常股价在运行过程中很少出现向下跌破下轨的情况。一旦跌破,说明价格十分弱势。
* 下轨线对股价形成支撑,在震荡行情中支撑作用明显。当股价触及或跌破下轨时,可能表明市场超卖,是潜在的买入信号。
综上所述,布林线通过计算股价的标准差和移动平均线来描绘股价的波动范围及未来走势。上轨、中轨、下轨分别代表股价的高点、平均水平和低点,对股价有阻力、分水和支撑作用。投资者可以根据布林线的形态和股价与布林线的关系来判断股票的走势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财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财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