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股票的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怎么回事,交易时间如何规定?
科创板股票的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和灵活性。以下是对这一交易方式的详细解析:
一、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的定义
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指在收盘集合竞价结束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交易系统按照时间优先顺序对收盘定价申报进行撮合,并以当日收盘价成交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允许投资者在常规交易时间结束后,仍然可以按照固定的收盘价进行股票的买卖。
二、交易时间规定
1. 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时间:每个交易日的15:05至15:30,共计25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投资者可以继续申报买入或卖出科创板股票,但交易价格是固定的,即以当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作为成交价。
2. 申报时间:上交所接受交易参与人收盘定价申报的时间为每个交易日9:30至11:30、13:00至15:30。在接受申报的时间内,未成交的申报可以撤销,撤销指令经上交所交易主机确认方为有效。
三、交易规则与限制
1. 价格限制:若收盘价高于收盘定价买入申报指令的限价,则该笔买入申报无效;若收盘价低于收盘定价卖出申报指令的限价,则该笔卖出申报无效。这意味着所有订单都必须以当日收盘价作为限价申报。
2. 申报数量限制:通过收盘定价申报买卖科创板股票的,单笔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200股,且不超过100万股。卖出时,余额不足200股的部分,应当一次性申报卖出。
3. 停牌股票不参与:当日15:00仍处于停牌状态的股票不进行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4. 成交原则:盘后固定价格交易采用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撮合,即系统会根据投资者申报的时间顺序来匹配成交,早申报的订单会优先成交。
四、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的意义
1. 提供更多交易机会: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在竞价交易时间之外以确定性价格成交的机会,有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2. 风险管理:这种交易方式允许投资者在交易日结束后,以收盘价进行买卖,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管理风险。
3. 减少市场冲击: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有助于减少大额交易对盘中交易价格的冲击,稳定市场。
综上所述,科创板股票的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交易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和灵活性,同时也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和风险管理。投资者在参与此类交易时,应充分了解相关规则和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财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财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