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股票会被实施"盘中临时停牌"?
在股票市场中,“盘中临时停牌”是一种重要的监管措施,旨在遏制市场异常波动、内幕交易、短线炒作等现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并维护市场秩序。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股票被实施盘中临时停牌的主要情形:
一、价格涨跌幅限制相关的情形
1. 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
* 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
* 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6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票直接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60%,交易所将对其实施一次临时停牌,当日后续在该方向上不再实施临时停牌。若股票出现剧烈波动,如先上涨达到或超过30%、60%后转而下跌,又较开盘价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也将分别停牌,全日最多停牌四次。
2. 其他涨跌幅限制相关的情形:
* 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累计上涨超过100%或累计下跌超过50%。
* 股票上市首日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首次达到±10%(这一规定可能因交易所不同而有所差异,且主要针对新股上市时的监管)。
二、权证交易相关的情形
1. 价外权证:
* 到期日前两个月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理论价格且前收盘价格在0.100元以下(不含0.100元)的价外权证,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超过50%、累计上涨超过80%。
* 到期日前两个月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理论价格且前收盘价格在0.100元以上(含0.100元)的价外权证,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超过20%、累计上涨超过50%。
三、违法违规行为
* 在竞价交易中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可能对交易价格产生严重影响或者严重误导其他投资者的,交易所也可能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
四、其他情形
* 交易系统出现技术故障时,为避免交易错误和市场混乱,交易所可能会暂停交易。
* 证监会或交易所认定的其他可能导致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形。
综上所述,股票被实施盘中临时停牌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价格涨跌幅限制相关的情形、权证交易相关的情形、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其他可能导致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形。投资者在交易股票时,应密切关注交易所的公告和规则,以便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财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财网删除。